媒体报道

面对除醛迷雾,空净技术到底是什么路数?

2016/4/19 14:06:59

    我们到底需不需要空气净化器?空净新国标给了公众最好的回答,一个拥有行业新标准的类型化产品必然是公众亟需。那么问题来了,新国标只是拉开了空净行业“标准化”竞争的序幕,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,面对冷冰冰的评测数据,如何甄选出最有效的空气净化器产品,成为突出的选择困境。

    选择空净产品这件事,究其根源,其实是对其净化技术及产品性能的选择。标榜除霾除醛、听起来很有效的活性炭、触媒、带电离子等五花八门的空净技术,实际上却让消费者眼花缭乱,很难辨别真伪。



活性炭除醛,“落空”的命题

    空气净化器的存在根本上是为室内环境服务,而在被广大民众忽视的室内污染问题上,新装修居室污染危害最为严重。官方数据显示,中国90%以上新装修居室的有害气体严重超标,68%胎儿畸形由甲醛超标所致,全球每年因室内污染死亡人数高达280万,其中儿童占比高达210万。



    触目惊心的数字迫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室内污染,人们对于甲醛、苯等TVOC有毒有机物的防范意识更是越来越强烈。那么空气净化器除醛除有机物是否真有其效?

    我们从空净产品最主流的应用技术---活性炭说起。在结构上,活性炭是不规则排列的微晶碳,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,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,堆积密度低,属于吸附类过滤网。

    在去除室内污染的环境应用中,活性炭的工作原理在于吸附甲醛、苯系物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及空气中的浮游细菌。然而活性炭除醛存在的弊端显而易见:活性炭本身并不能真正除醛,而在于吸附,在吸附过程中,吸附有害气体的质量可以接近甚至达到其本身的质量,滤芯一旦饱和,使用寿命大大缩短,空净产品便失去了净化功效,气温等因素的变化甚至会导致先前吸附的有害气体散逸出来,产生二次污染。可以说,对空气净化器这类家庭耐用品而言,滤芯采用活性炭并不是安全、经济、有效的净化手段。

    除此之外,部分空净产品应用的触媒技术和离子技术在进行空气净化的同时,弊端也相对显著。光触媒在抑制和杀灭细菌的同时,由于催化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,作为光源的紫外线对人体存在伤害,因此并不适用于家庭应用。负离子净化效果不高,且容易产生臭氧等二次污染。



CH-CUT技术,撬动空净技术变革

    说到底,空净产品在净化效果、二次污染、滤芯寿命的三方博弈中,需要具有革新意义的新技术进行平衡。新晋CH-CUT技术或将成为空净产品领域技术应用的一面旗帜。

    由UCHEER拥有的CH-CUT甲醛催化分解专利技术,针对家用净化需求进行了重组分配比的调整,突破性的实现了空气污染中特定气体(甲醛、苯类等TVOC)的催化分解。

    简单地说,CH-CUT的原理在于利用纳米级功能性催化剂材料的催化作用,在室温下对甲醛、苯类等TVOC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分解。在净化过程中,俗称“碳氢剪刀”的CH-CUT技术促使有机物中的碳氢链断裂,使空气中的氧分子与断裂的碳氢链发生化学反应,进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。



    作为耐用家用产品品类,搭载CH-CUT技术的空净产品还存在耐用性优势,其催化剂不参加反应,本身无损耗,产品可以实现10年以上的持续使用,而不需要更换催化滤芯。

    应该说,CH-CUT技术持续高效、长寿、安全、环保等特性,使其全面超越活性炭、光触媒、等离子等传统技术,规避了空净行业一直存在的净化缺陷,成为空气净化领域的技术新突破。



收起
展开